Options
中国和新加坡中学课外活动 (辅助课程活动) 开展的比较 (Zhongguo he Xinjiapo zhong xue ke wai huo dong (fu zhu ke cheng huo dong) kai zhan de bi Jiao)
Author
Zhang, Fuli
Supervisor
Gwee, Yee Hean
Abstract
广义的课外活动是指正式课程以外的校内外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狭义的严格科学意义上的课外活动是指课堂教学以外在校内举行的各种教育活动,这不包括校外活动。校外活动是由校外教育机构领导和组织的,旨在协同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各种教育活动。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的课外活动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课外活动阶段、活动课阶段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新加坡的课外活动,从 60 年代开始大致经过两个阶段:课外活动阶段和辅助课程活动阶段。两国在课外活动方面相同的地方在于:①都把课外活动(辅助课程活动)作为全面教育的一部分。②都强调团队精神、责任感,注重塑造学生品格。③都以学习技能和知识为主,设计不同类型的选修课、活动课。④都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反复为学生灌输民族价值观念及技能技巧。⑤都突出和加强学生社会群体意识,使学生与社会接触,便于融入社会。⑥都运用评价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辅助课程活动)。有差异的地方在于政策的制定上、政策的执行上和政策的导向上。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新两个国家在利用这个育人途径方面的异同。从中找出可以相互吸收、借鉴的东西,经过改良,提出新的育人模式——“四类合一”育人模式:即以学科教学为主的第一类课程;以活动课、选修课为主的第二类课程;以校园生活为主的第三类课程;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第四类课程。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的课外活动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课外活动阶段、活动课阶段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新加坡的课外活动,从 60 年代开始大致经过两个阶段:课外活动阶段和辅助课程活动阶段。两国在课外活动方面相同的地方在于:①都把课外活动(辅助课程活动)作为全面教育的一部分。②都强调团队精神、责任感,注重塑造学生品格。③都以学习技能和知识为主,设计不同类型的选修课、活动课。④都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反复为学生灌输民族价值观念及技能技巧。⑤都突出和加强学生社会群体意识,使学生与社会接触,便于融入社会。⑥都运用评价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辅助课程活动)。有差异的地方在于政策的制定上、政策的执行上和政策的导向上。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新两个国家在利用这个育人途径方面的异同。从中找出可以相互吸收、借鉴的东西,经过改良,提出新的育人模式——“四类合一”育人模式:即以学科教学为主的第一类课程;以活动课、选修课为主的第二类课程;以校园生活为主的第三类课程;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第四类课程。
Date Issued
2006
Call Number
LB3605 Z43
Date Submitted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