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 Log In
Repository logo
  • Log In
  1. Home
  2. NIE Publications & Research Output
  3. Graduate Education Dissertations/Theses
  4. Doctor of Philosophy (Ph.D.)
  5. Zha gen li lun xia de Xinjiapo zhong xue hua wen jiao shi jiao ke shu shi yong kao cha = A study on Singapore teachers' use of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in secondary schools :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 Details
Options

Zha gen li lun xia de Xinjiapo zhong xue hua wen jiao shi jiao ke shu shi yong kao cha = A study on Singapore teachers' use of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in secondary schools :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URI
https://hdl.handle.net/10497/23556
Loading...
Thumbnail Image
Type
Thesis
Author
Du, Xin
Supervisor
Aw, Guat Poh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考察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的教科书使用行为,研究主要围绕三个目标展开:探究中学华文教师在使用统编华文教科书时的特点、问题及其成因;归纳华文教师教科书使用行为背后的规律,包括这些行为特点背后的核心动因和它如何影响教师的教科书使用;建立华文教科书使用的扎根理论框架并探讨这一框架的实际应用。

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材料。在新加坡,华文教科书由教育部统一编写,是华文课程目标和要素的具体体现,在全国各学校普遍采用,具有格外重要的作用。然而,一直以来,针对华文教科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教科书文本和内容编排方面,对于课程实施层面的教科书使用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国际上,近些年对课程实施领域的研究日渐重视,但在教科书使用研究方面仍亟待加强。

扎根理论法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端于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它在资料分析和编码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并且有助于研究者将研究发现系统化、抽象化,甚至建立一个较为成形的扎根性理论。这一研究方法自诞生以来,已经广泛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不过,在教科书研究方面,迄今尚未有人采用这一方法研究教科书。本研究首次运用这一方法建立教科书使用的扎根理论框架,在华文教育研究方面尚属首创。

本研究通过两个阶段的资料分析与编码,针对新加坡华文教师的教科书使用行为进行归纳与概括,发现了教师在使用华文统编教科书中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特点以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华文教师的教科书使用行为显现出两种主要的使用倾向,即“跟着教科书教”和“为考试而教”。前者主要表现为对教科书顺序、流程与内容的跟从;后者主要体现在教师选择对考试有用的内容教并试图把教科书和考试联系起来。二者的成因有相似的层面也有不同的地方。除了这两种倾向之外,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对教科书的关注虽然有所不同,但整体上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关注课文讲解、关注字词教学、关注语言技能学习点和关注兴趣与素养。教师之所以关注教科书的这些地方,主要是受到教科书和考试两方面的影响。同样,也是在二者影响下,教师在处理教科书内容方面,显现出这样几种方式:删减内容、添加内容、快快带过、调整顺序和差异化处理,并普遍遇到教科书使用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教科书教不完。

在发现统编教科书与考试对教师教科书使用的重大影响之后,本研究进一步从教师、教科书与考试之关系的角度审视了教师教科书使用的种种特点,最终发现了其背后的核心动因,也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在效益最大化的考量下求取平衡”。具体而言,教师在使用统编华文教科书时,会以效益最大化为考量,在教科书与考试之间达致动态的平衡。根据这一核心概念与教师教科书使用特点的关系,我们创建了统编华文教科书使用的扎根理论框架。

上述扎根理论框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在这一框架的引导下,本研究结合每一位受访教师的编码矩形结构图,分析了每一位教师的教科书使用行为,并据此归纳出华文教师教科书使用的三种类型:“以教科书为重”型、“以考试为主导”型和“力求平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了本研究的一系列发现与现有研究的联系。

本研究最后对研究课题和成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局限,确定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Date Issued
2021
Call Number
P57.S55 Du
Date Submitted
2021
  • Contact US
  • Terms of Use
  • Privacy Policy

NTU Reg No: 200604393R. Copyright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IE NTU), Singapore

Built with DSpace-CRIS software - Extension maintained and optimized by 4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