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ons
Neo, Peng Fu
Preferred name
Neo, Peng Fu
Email
pengfu.neo@nie.edu.sg
Department
Asian Languages & Cultures (ALC)
Personal Site(s)
1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PublicationMetadata only三国晋宋时期的天人之学——从《五行志》考察汉儒有一种期以灾异警戒人主的天人之学。其以为,天人之间有一种“感应” 的关系,因此自然灾异之征,必有其人事之应。历代正史中的<五行志>,实可 作为我们窥探这门学术之大体的其中一种文献。自班固作《汉书》首例<五行志> 以来,编纂于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完成于唐、宋年间和之后的国史类著作都 列有<五行志>或<灾异志>。学界目前的研究重在指出,纂成于汉、唐之间的正 史中的<五行志>,似有一共同的书写模式,即对所记录的自然灾异必诠释其人 事之应。然而,在宋代及其后完成的<五行志>中,则一般只单纯记录所见之自 然灾害及物异之实,而不对其如何附会人事再作解读。这样的改变似乎表明从 中晚唐至宋初开始,人们对天人之间的感应关系已不复有以往之信仰。本文首 先指出,其实“着其灾异,而削其事应”的处理手法,早在编著于三国、晋宋 年间的<五行志>中已见其端。因此,如果<五行志》中所陈的灾异纪事之变化可 以作为窥探天人之学的兴衰消长的一个凭借的话,那么在汉、魏之际以降直至 整个南北朝时期,天人之学受重视的程度已不复昔日之盛;其次说明,唯独在 东晋时代,也就是干宝等人的活跃时期,这门穷究天人之间交感关系的学术可 能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回潮。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