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ons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培育途径探究
Loading...
Type
Policy Analysis Paper
Author
Feng, Faliang
Supervisor
Chin, Kwee Nyet
Abstract
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剧,在信息化与知识化的社会背景下,面对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诸多的不确定性,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新一代的青年人具有能够参与世界竞争的核心素养。进入21 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国际组织都对21 世纪学生必备能力素养的选择与界定进行了研究。基于此,2016 年我国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对基于国民发展需要对核心素养框架进行了本土化建构。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成果显著,但仍存在培养出来的学生身体素质滑坡、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负面情绪多、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传统文化传承不好等问题。中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并初步定型的时期,对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极为关键,对于具有56 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离不开民族性,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中。为此,笔者结合从事的工作,对核心素养下的传统文化培育途径进行了探究,认为必须要抓好中学时期这个学生知识接收快,思维活跃、认知能力强的关键期,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增强课外实践体验、搭建平台等途径,不断加强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时,不断提升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优势和人才竞争力。
Date Issued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