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ons
杜甫1940年代的追随者——新加坡诗人潘受的反法西斯旧体诗创作
Loading...
Type
Conference Paper
Citation
李佳《杜甫1940年代的追随者——新加坡诗人潘受的反法西斯旧体诗创作》. 第266届美国东方学会年会, 美国, 波士顿, 2016年.
Abstract
上世纪30年代起,新马文学逐渐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而1937年日本侵华,则在相当程度上刺激了星华作家的民族意识和在地意识。担忧故土家园、思念亲人安危,直接转化为“反侵略”的主题,而从中国南来避难的文人则无疑对这种思潮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激发了他们对自由和正义的渴望,因而出现了大量抗战救亡的作品。潘受是其中特别著名的一位,1940年代他足迹踏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写下了上百首旧体诗。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后的研讨,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同样处于国破家亡之际,潘诗继承了唐代杜甫诗史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他的诗歌忧国忧民,充满了爱国主义和反侵略的主题。其次,如同杜诗,潘受在其作品中大量引用《史记》、《汉书》中的典故;第三,潘受模仿杜甫写作了许多长篇歌行体和题画诗诗歌,并且写作了大量集杜诗,从中均可看出其对杜甫的私淑和追随。
Date Issued
2016